驳斥aie速评
雪峰
aie先生就我《小脑袋聪明大脑袋笨--评Trueseeker》做了一番评论,初读起来,犹如学生遇着了老师,其评论知识之丰富,逻辑推理之严谨,让我心里不仅叫好。但越往下读,越仔细认真地读,发现aie先生的思维依然停留在佛讲的小乘水平上,除了卖弄知识,没有什么独到见解。我们现在来欣赏。(红色字体为aie先生的评论。)
aie速评:
(一)“信”与“真理”
1.区别
(1)信
A、动词:a、相信、信任(某事或某人,某种说法);b、证实、应验(如: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c、知晓(如: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陆游《蝶恋花》);等。
B、名词:a、信约;盟约;b、符契;凭证 ;c、信使(使者);d、放任、随意、任凭(如“信口开河”);e、信息、消息(如“书信”、“信件”)等。
C、形容词:会意,“信”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不错,会查词典,去中学当个语文教师不会误人子弟。
(2)真理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准确地抄录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真理”的解释,有学者根器。
说明:A、真理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真理是客观的;人对真理的认识则是主观的,渐近的,有层次的。比如,月球的存在是客观的,跟我们如何观察它没有任何关系;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嫦娥吴刚玉兔居住的宫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围绕地球转动的天体。按照现代科学的观测,后者更接近实际情况。
你怎么知晓“真理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一幅美丽的图画,贴在墙上,让人们指出其不足点,结果这幅美丽的画被人涂抹得一塌糊涂,又贴在墙上,请人们指出其佳点,情形依然,是图画有问题,还是人的审美观有问题?其图画美否难道不是以个人的审美观而转移、改变的?情人眼里为什么能出西施?有人喜欢阴天,有人却不喜欢阴天,这阴天给人的感受难道不是以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月球的客观性难道“跟我们如何观察它没有任何关系”?照此推理,可以说疾病是客观存在的,它与人的心理、精神状态没关系,疾病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的”?耶稣教导我们说:“人只要有信,哪怕是芥菜籽大的信,就可以将大树连根拔起来栽到海里去”,难道这与人的意志没关系?你这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对客观事物的片面认识,释迦牟尼一再教诲我们,要无相,无我相、人相、寿者相,这样才能获得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若真理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我们如何才能达到无相境界,如何领略真理的奥妙?你根本理解不了大乘、上乘智慧,却在这里灌输连你自己都不明白的“真理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改变”的偏见,难道你虚心点,多学点知识,多获得点智慧不好吗?
B、说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并不能引申出“主观真理”的概念(在此我们先不论究竟有无“主观真理”);比如我们说“真理是真实的”,你不能做出“真理有虚假的吗?”这样的反问,因为“虚假的真理”的陈述本身就是不通的。
客观与主观是对应的,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主观,就没有客观,没有前面就没有后面,没有上面就没有下面,没有假就没有真,这是起码的简单道理,只要有“客观真理”,就必然会存在一个“主观真理”。“真理是真实的,”但在有些人的思维里,真理是虚假的,虚无缥缈的,就像佛,对我们而言,是真实的,但在你的思维里,佛有可能是虚无缥缈的,难道你不承认?
从雪峰大作《信即真理,爱即生命。》对“信”的阐述来看,指的应该是动词的“信”?
错了,我指的信不仅是动词的信,更是名词的信,更不是你从字典里搬来的解释能容纳的信。
2.联系
“我信真理”——这个完整的陈述句中,“我”是主语,“信”是谓语,“真理”是宾语;如果我们都不否认真理是客观的实在而不是哪个人大脑的产物,那么真理的存在确与你“信”还是“不信”还是“将信将疑”都没有任何关系;“我信真理”中的“信”表明“我”的一种行为:信真理。信是“我”对“真理”的一种期待、一种态度、一种反应。
愚昧!电脑现在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百年前有这个客观存在吗?它是怎么来到我们的生活中的?难道不是“我信”的结果?一片空地上,你若信你能建造起一幢房屋,这个房屋就将根据你的“信”而建造起来,而且,你想建茅草房,它就是茅草房,你想建大楼,它就是大楼,这种小学生能明白的道理,为何到了你的头脑中就与“信”还是“不信”没有了任何关系?
信,是追求真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这完全取决于信的对象。比如,相信法轮功也是一种“信”,但是这种信的对象是不是真理呢?诸说显然不一。
信是追求真理的充要条件,舍此,你永远追求不到真理。“信”与“相信”是两个概念,信是真理,但相信却不是真理,信能百分之百地反馈,相信或许会落空,信是坚定不移,相信会随着相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aie评论:
在下理解雪峰先生“信即真理”的命题,大概是个省略句(个人理解,不足为据),意思对真理的信仰本身就意味着“真理”,属于表述上的跨越式思维;就像是“爱即生命”一样。Trueseeker先生说的“信是人对真理的回应,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为准确地反映了信和真理之间的关系。
对真理的信仰本身就意味着“真理”不是我的“意思”,这是你曲解后你的“意思”。无信,就找不到真理,没有真理,如何获得“真理的回应”?真理不回应,如何有信?有信,才能获得“真理的回应”,这真理和信难道不是一体的吗?真理就是信,信就是真理,有什么错?
aie速评续:
Trueseeker说的“信的对象”有“真伪”之别,从而使得这种“信”有品质的高下之分--这没错;而雪峰先生说的“信就是信,不存在真伪和品质”也是正确的。说道这里有朋友可能以为在下有“和稀泥”之嫌。其实只要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表述就明白了。毋庸置疑,信的对象有真伪之别,否则就没有正邪之分了。而作为“信”这个(动词概念)行为,确如雪峰先生所言无“品质”和“真伪”可言。
“信的对象”中的“信”是动态,而我所说的“信”不仅是动态,更主要是一种静态,是心灵的一种状态,把这个含义搞清楚了,就知晓了对错。“信的对象”的“正邪”与“信”没关系,却与人的智慧和识别能力有关系,大德不德,大仁不仁,让人死亡是邪是正?让你死亡,你认为是邪的,但不让你死亡,像你这样的人们都老而不死,对后代是不是一种残忍?
“真信者”?难道还有“假信者”吗?然也。Trueseeker所说的“真信者”(个人理解)指的是,不论所相信的对象是否为真,作为信的主体,其“信”是真诚的。假信者当然是存在的,比如当今有几个身为“××党”党员的,真的相信其“主义”?口中说“信”而心里不以为然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的人谓之“假信者”。
信就是信,不存在真假的问题,“假信”不叫信,“假信者”心中有信吗?就如真理,没有“真真理”和“假真理”之区分。脑子稍微思索一下,这个道理不难明白。
“真信”与“信真”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相信自己所相信的,至于所相信的孰真孰假并没有经过验证配置--“真的相信”;后者指的是自己所相信的是经过验证为真的--“相信的为真”。因此,不是所有真信的都是信真的。想来雪峰先生混淆了真信和信真,故会发出“如果真信的对象还有谬误,那叫真信吗?如果真信都有问题,那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信呢”的疑问。如果区分开真信与信真,就不难理解,当真的相信的对象不为真时,就成为“真理的敌人”--以不真为真,假为真时真亦假,真当假时假作真。
卖弄学问!“相信”和“信”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麻衣相的“相人”和“人”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假为真时真亦假”,假就是假,真就是真。当智慧低下,是非不分,私欲丛生时就会得出这种荒谬的结论。
凡真理俱为“客观真理”,有客观真理就必须有“主观真理”吗?不见得。如果承认真理都是客观的、真实的,那么能够找到“不真实、不客观(主观)”的“真理”么?故。有真实的真理不一定有“虚假的”真理。因为在“真理”前面的定语只能是“真实的、客观的”,所以“真理还分主客观吗”这个问题是无意义的。
说对了,真理不分“主客观”,所以就不要说“客观真理”了。如果非要说客观真理,那么,你的“因为在“真理”前面的定语只能是“真实的、客观的”这句话就是主观“真理”了。
aie评论:
钦佩雪峰先生为追求大道所付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劳动,欣赏雪峰先生优雅辉煌华丽漂亮的文笔,更赞叹雪峰先生蒙太奇式的超现实主义想象以及将这种想像付诸于文字的天赋奇才,也相信雪峰先生是“真信者”。
谢谢赞美!不过,我是“信者”,而不是“真信者”。
然而,凭着“真信”仍然推不出所信为真--“信真”的结果。
既然我是“信者”,而不是“真信者”,所以你的这句话对我失效。
aie速评:
不好谩骂。
aie评论:
这里可是号称“禅院”啊。希望洁净。
aie评论:
不忍卒读。
aie评论:
............??
aie评论:
啊???
确实是“蒙太奇式的超现实主义想象”和评论。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