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遭遇50年来最干旱春季

【新闻导读】 2025-06-05

英国经历最暖且50年来最干旱春季 农民担忧农作物收成 5月中旬欧洲和地中海盆地过半地区干旱 中国多地加入35摄氏度高温圈 北方干热暴晒南方闷热难耐 多地地表温度超60℃ 美国中部恶劣天气肆虐 德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发生洪水 造成1人死亡 青海久治六月飞雪 地面积雪明显道路结冰 加拿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 超2.6万人撤离 巴拿马小岛面临淹没风险 山西长治一小区地下室“高烧” 抽出的水温高达72摄氏度 河北邯郸一路面突然塌陷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5.0级地震 马斯克最新演讲:每年造1000 艘飞船 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

英国经历最暖且50年来最干旱春季 农民担忧农作物收成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6月4日讯 英国气象局当地时间6月2日发布公报说,英国2025年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暖春季”,也是50多年以来最干旱的春季。 数据显示,英国今年春季的平均气温为9.5摄氏度,打破了英国2024年春季创下的最高纪录,比长期平均水平高了1.4摄氏度。英国气象局说,英国10个最温暖春季中,有8个发生在2000年之后,而最温暖的3个春季都发生在2017年之后,这是气候变化的标志。 同时,今年春季也是英国过去50年来最干旱的春季。英国春季降雨量仅为128.2毫米,比长期平均值低约40%。数据显示,英国2025年春季日照总时长达653.3小时,较平均水平高出43%,比此前2020年创下的纪录值高出27小时。

无人机拍摄的画面显示,2日,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的一处水库已经受到干旱的严重影响。上周,英国宣布,由于干旱导致河流和水库水位下降,英格兰西北部已经正式进入干旱状态。英国环境局称,英格兰西北部的水库蓄水量低于1984 年、1995 年以及2022年干旱年份的同期水平。

在英格兰东部的彼得伯勒,近期,因干旱气候,这里的农民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感到担忧。

农民卢克: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一直不下雨,后果会很严重,农作物会开始枯萎,生长停滞,产量可能会大幅下降,谷粒也可能不够饱满,谷物的谷粒数量比我们预期更少。如果真的完全没雨,土豆会长得很小,就算能长出来,也会小到卖不出去,人们根本没法吃。 气象专家警告说,气候变化正使干旱愈发频繁和持续。

英国皇家气象学会首席执行官莉兹·本特利:随着气候变化,干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频率在增加,持续时间也在延长。目前,英国大约每16年出现一次严重干旱,但在未来10年内,这一频率将增加到每5年一次,几十年后可能每3年就会出现一次。目前干旱期通常集中在6月至9月,未来将延长到每年5月至11月。 原文链接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2200371485767992345&channelId=1119&toc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echat&track_id=d104a5bb-9791-41d1-8f4e-6af2a7e34061

5月中旬欧洲和地中海盆地过半地区干旱

财联社6月5日电 根据欧洲联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报告,5月11日至20日,欧洲和地中海盆地干旱地区占比达53%,这一数字创下自2012年开始相关监测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比2012年至2024年平均水平高出20多个百分点。 根据欧洲干旱观测网站的数据,旱情主要由气温偏高和降水减少引发,同时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持续加重。 欧洲中央银行5月23日警告称,干旱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因为欧元区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生态系统及相关产业,仅地表水缺乏就会使欧元区近15%的经济产出面临风险。 原文链接https://www.cls.cn/detail/2048992

中国多地加入35摄氏度高温圈 北方干热暴晒南方闷热难耐 多地地表温度超60℃

据财联社6月4日电 今起,中国北方以干热暴晒为主,新疆、华北、黄淮等地高温会明显增多,河南会率先出现35℃的高温天气。今天12至13时,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地表温度超过了60℃。

明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均会有高温出现,石家庄最高气温可能会到38℃,新疆吐鲁番今后五天的最高气温将到40℃以上 南方地区,明天湖南长沙、后天浙江杭州都有可能出现今年首个高温天气。不同于北方的干热,南方体感会更加闷热难耐。 原文链接https://www.cls.cn/detail/2048243

美国中部恶劣天气肆虐 德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发生洪水 造成1人死亡

2025年6月3日星期二,大雨在堪萨斯州中南部的威奇托地区引发山洪暴发,消防员营救数十人,包括被困的驾车者。(美联社) 据美联社达拉斯6月5日电 恶劣天气席卷美国中部部分地区,达拉斯的大雨、登陆堪萨斯城地区的龙卷风以及堪萨斯州的山洪暴发,迫使消防员营救数十人,包括被困的驾车者。一人遇难。 塞奇威克县自周一以来,已经降下4 厘米至18厘米的暴雨。 气象局气象学家布拉德·特迈尔 (Brad Temeyer) 表示,一场龙卷风在密苏里州独立城登陆。 周三,堪萨斯州的预报称天气干燥,但预计周四会有更多风暴。官员们警告说,该地区的土壤已经饱和,即使是一两英寸的降雨也可能导致局部洪水。 原文链接https://apnews.com/article/severe-weather-kansas-flooding-8b2d8a30ea995feaf3f030cfde0bc496

青海久治六月飞雪 地面积雪明显道路结冰

据中国天气6月3日讯 6月2日至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出现明显降雪,智青松多镇大仓电站降水量达28.7毫米,积雪深度5厘米。

降雪后气温骤降,部分路段出现道路结冰,对交通出行造成影响。

气象部门发布道路结冰预警。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3873470269500341&wfr=spider&for=pc

加拿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超过2万平方公里 超2.6万人撤离 视 频 据华人头条6月5日讯 加拿大跨部门森林消防中心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加拿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已达2.2万平方公里。在已进入紧急状态的两个省,超过2.6万人被迫撤离。 根据该中心数据,加拿大全国已发生1722起森林火灾,有202处在燃野火,其中103处处于失控状态,中西部地区火势最为严重。 马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5月底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目前已有超过9000人从萨斯喀彻温省北部撤离,未来几天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1.5万。此前马尼托巴省已有1.7万人被迫疏散。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也面临较严重的火情。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称,野火烟雾最浓重的是安大略省西北部和马尼托巴省中部,且浓烟蔓延到了美国中西部地区。 欧洲哥白尼大气监测局的消息说,加拿大野火产生的浓烟已飘过大西洋到达欧洲,预计本周将有更多浓烟抵达。 加拿大野火季通常从5月持续至9月。过去两年野火季,加拿大受灾严重。2024年森林大火过火面积超过5.3万平方公里,2023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7.3万平方公里。目前有迹象表明,2025年野火季或将继续保持活跃态势。 原文链接https://www.52hrtt.com/ar/n/w/info/F1748394809374

巴拿马小岛面临淹没风险 视 频 据CCTV国际时讯6月4日讯 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小岛居民的家园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巴拿马卡蒂苏格图普岛是加勒比海沿岸的小岛,面积仅有5个足球场大。巴拿马政府预计,到2050年,卡蒂苏格图普岛将被完全淹没。 一年前,卡蒂苏格图普岛上的1300多名居民中,绝大多数都搬至政府在别处修建的新居,但仍有一些居民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家园,决定继续留在小岛。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1371701597/Pv1HFgj2V

山西长治一小区地下室“高烧” 抽出的水温高达72摄氏度 视频 | 山西长治地下水72摄氏度,为啥会“地热” 据搜狐网6月4日讯 山西长治锦绣司马小区出现异常地热现象。据小区居民反映,今年停止供热后,部分业主地下室的温度飙升至40摄氏度,同时小区附近抽取的地下水温度更是高达72摄氏度,且持续处于高温状态。目前仍未找到导致地热的具体原因。

小区附近抽出来的地下水冒着热气 据居民介绍,停暖后小区部分居民发现地下室异常高温,热力公司与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到场后也未能查明原因。随后,当地地质勘查队在小区附近打了两口27米深的井,连续抽水两天两夜,水温始终保持在60至70摄氏度,未见明显下降。为防止长时间抽水导致居民楼地基下沉,勘查队在第三天停止了抽水。目前,物业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到居民地下室测温并记录,但地热原因仍未查明。 居民还表示,小区附近并无矿区,且煤矿煤层埋藏较深,此前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此次地热异常是在停暖后才发现的。小区已于3月31日停止供暖,管网内已无存水。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管道改造,但挖开管道后仍未发现异常,具体地热原因仍不清楚。 工作人员表示,类似情况不仅在长治出现过,其他地区也曾发生。 截至6月4日,山西长治锦绣司马小区地下冒 72℃热水的原因尚未完全查明,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中。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901475002_121123727

河北邯郸一路面突然塌陷 两轿车掉入坑中 视 频 据上观新闻6月4日讯 6月4日15时许,河北省邯郸市光明大街水厂路口发生路面塌陷,导致两辆小轿车陷入,车内3人被送医治疗。初步判断造成道路塌陷原因为地下管网跑漏水冲刷路基所致。目前,道路修复工作正在进行。 网传视频显示,有两辆小型轿车以叠罗汉的方式陷入坑中,其中一辆灰色小轿车骑跨在一辆白色SUV上面,可以看到灰色小轿车安全气囊已弹出,部分车上人员从坑中爬出。 原文链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22762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发生5.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视 频

据新浪网6月5日讯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5日4时31分,云南大理州洱源县(北纬26.26度,东经100.03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原文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6-05/doc-ineyyert8811521.shtml

马斯克最新演讲:每年造1000 艘飞船 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 据爱范儿6月3日讯 远离政坛,专注科技,这是马斯克最近的口号。SpaceX近日发布了由马斯克主持的主题演讲:Making Life Multiplanetary(让人类成为多星球物种)。马斯克说:SpaceX 正在扩建生产能力,目标是每年生产 1000 艘星舰。 如果一切顺利,下一次发射将实现载人登火星,并开始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确保任务成功,SpaceX 可能会进行一次 Optimus 机器人着陆任务,作为第三次发射的测试,确保载人任务的顺利进行。 每艘星舰的运载能力都远超波音 747 或空客 A380,真的可以说是“巨无霸”。 关于星链卫星(Starlink)。第三代卫星的年产量大约在 5000 颗左右,将来可能会接近 10000 颗。每颗第三代卫星的体积大致相当于一架波音 737,非常大。 星舰的每一次发射,尤其是在早期阶段,都是在不断学习和探索,让星舰不断完善,最终能够将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人送往火星。理想状态下,任何想去火星的人都可以实现这个梦想,而且我们还能运送所有让火星实现自给自足所需的设备,让那里的社会可以独立发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打造“快速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让每次飞行的成本、每吨送往火星的成本尽可能低。这就要求火箭必须具备快速复用的能力。 实现火星任务至关重要的技术就是——轨道推进剂补给。这是“轨道加油”,对象是火箭。这种技术历史上从未实现过。 具体来说,是两艘星舰在轨道上对接,一艘星舰将推进剂(燃料和氧气)传输给另一艘星舰。实际上,大部分质量是氧气,氧气占了将近 80%,燃料只占 20% 左右。 我们的策略是:先发射一艘装满货物的星舰进入轨道,然后再发射几艘“加油专用”的星舰,通过轨道补给把推进剂灌满。一旦推进剂补满,那艘星舰就可以启程飞往火星、月球,或者其他目的地。 目前还没有人真正研发出能够多次使用的轨道隔热罩。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技术挑战。就连航天飞机的隔热罩,在每次飞行之后都需要几个月的维修——要修复破损的隔热瓦,还得逐块检测。不过,这项技术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并不是在追求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在物理学范围内是可行的——只是实现起来非常非常难而已。 至于火星的大气,虽然它主要由二氧化碳构成,乍一看好像比地球更“温和”,但实际上情况更糟。当二氧化碳在再入过程中变成等离子体后,会分解成碳和氧气——这样一来,火星大气中游离氧的含量就会比地球还高。地球大气中氧气只有大约 20%,而火星在等离子分解后,氧含量可能是地球的两倍甚至三倍。而这些自由氧会猛烈地氧化隔热罩,几乎是要把它“烧掉”。所以我们必须在二氧化碳环境中进行非常严格的测试,确保它不仅在地球上有效,在火星上同样可靠。 最终,我们的星舰将装备 42 台发动机 ——这几乎是命中注定的,就像伟大的先知 Douglas Adams 在他的书《银河系漫游指南》中预言的那样:生命的终极答案是 42。所以,星舰最终也将拥有 42 台发动机,这就是宇宙的安排(笑)。 再来说说运载能力,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完全可重复使用的情况下,星舰将具备 200 吨的近地轨道运力。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是土星五号登月火箭运力的两倍。而土星五号是一次性使用的火箭,而星舰则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如果星舰也是一次性使用的话,它的近地轨道运力甚至可以达到 400 吨。所以我要说的是:这是一枚非常庞大的火箭。但想要实现“人类多星球生存”,我们就必须拥有这样的大火箭。 而在实现火星移民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很酷的事情,比如在月球建立一个基地——月球基地阿尔法。很久以前有一部叫《月球基地阿尔法》的电视剧,虽然剧里关于物理的一些设定不太靠谱,比如月球基地好像还能漂离地球轨道(笑),但总之,在月球建立基地应该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的下一步。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巨型科学站,开展有关宇宙本质的研究,那将是一件非常酷的事。那么,什么时候可以前往火星呢?火星发射窗口每两年开启一次,具体来说是每 26个月。下一次的火星窗口是在明年年底,也就是大约 18 个月之后,时间点大概在 11 月或 12 月。我们会努力抓住这个机会。 星链所提供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正是帮助资助人类前往火星的项目之一。所以我想特别感谢所有使用 Starlink 的人——你们正在帮助确保人类文明的未来,正在帮助人类成为多星球文明的一部分,正在帮助人类走向“宇宙航行时代”。 最终,我们的目标是每次火星窗口发射 1000 到 2000 艘星舰前往火星。当然,这只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估算,但根据我的判断,要想在火星上建立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文明,大约需要把 100 万吨的物资送上火星表面。只有当火星具备了这样的基础能力,才算真正达到了“文明安全点”——也就是说,即使地球无法继续发运补给,火星文明也可以独立存续与发展。 我猜测大约需要 100 万吨,也可能是 1000 万吨,希望不会是一亿吨,那就太多了。但无论如何,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提供保障。 我们目前正在评估多个火星基地的候选地点,Arcadia 地区是目前的首选之一。 飞船将携带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它们会先行到达,对周边环境进行探索,并为人类到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果我们真的能在明年年底发射星舰,并成功抵达火星,那将是一幅非常震撼的画面。按照轨道周期计算,那艘飞船将在 2027 年抵达火星。想象一下,Optimus 人形机器人在火星表面行走的画面,那将是划时代的一刻。 在火星上,我们将极度依赖太阳能。而在火星的早期阶段,由于它尚未“地球化”,人类无法在火星表面自由行走,必须穿着“火星服”,住在类似玻璃穹顶的封闭结构里。不过这一切是可以实现的。最终,我们有希望将火星改造成一个类地星球。我们的长期目标是:每一次火星转移窗口(约每两年一次),都能向火星运输超过一百万吨的物资。达到这个级别时,我们才算是真正开始建设一个“严肃的火星文明”——每次窗口运送“百万吨”级别的物资,是我们的最终标准。那时候,我们将需要大量的太空港。 由于飞行不能随时进行,只能集中在发射窗口期,我们将会有上千艘、甚至上两千艘星舰集结在地球轨道,等待同时起飞。想象一下——就像《太空堡垒卡拉狄加》一样,上千艘飞船集结在轨道上,同时启程飞向火星,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场面之一。 当然,到时候我们也需要大量的火星着陆台和发射台。如果有几千艘星舰飞来,你至少需要几百个着陆位,或者非常高效地在着陆后迅速清空着陆区。这个问题我们以后会解决(笑)。 总之,在火星上建立人类首座外星城市,这将是件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这不仅是一个全新世界,同时也是一次机会——火星居民可以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模式:你想要什么样的政府形式?你希望制定哪些新的规则?在火星上,人类拥有重新编写文明结构的自由。 原文链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173511848591372&mark_id=999_reallog_mark_ad%3A999%7CWeiboADNatural

天 气 预 报 一、 加国总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二、度假圣地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三、泰国分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四、韩国分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五、中国10天(6月4日12时~6月13日12时)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将有明显降雨过程

6月5日17时57分,迎来芒种节气。高温蔓延,预计一直到周日,高温天气都将持续发展。 六、全球3天(6月4日12时~6月7日12时)(世界时)天气:法国德国以及美国中东部等地有强对流,大高加索等地有较强降水 亚洲:西亚、中亚等地有高温; 欧洲:法国、德国等地有强对流; 北美洲:中东部地区有较强风雨并伴有强对流; 大洋洲:新西兰等地有较强风雨; 非洲:西非南部、中非北部有持续性降雨; 南美洲:北部有较强降水。 【夏日里的小精灵 荷塘豆娘现身】据中国天气网6月0日讯 近日,北京圆明园荷塘,豆娘现身,或停于枝叶或落于花间,灵动可爱。图片拍摄于6月4日。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