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禅院
首页八百理念第二家园导游雪峰禅院之家天国银行
地球巨变
地球巨变
  • 新疆被干热笼罩 最高气温升至44.8℃
  • 墨西哥多地气温突破40℃ 4人因高温死亡
  • 破纪录极端热浪直扑河南陕西及周边地区
  • 尼日利亚干旱 3100万人粮食不安全
  •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重创非洲
  • 刚果东部洪灾已致62人死亡50人失踪
  • 索马里强降雨引发山洪 至少7人死亡
  • 中国多地降下冰雹 农作物受影响
  • 受暴雨影响 哥伦比亚一省超3万人受灾
  • 过去15年全球野火烟雾致400万人死亡
  • 印度强降雨持续 已致14人死亡
  • 约旦突发山洪 两人遇难数百游客被疏散
  • 德国多地遭遇恶劣天气 数人受伤
  • 新疆遭遇5月同期罕见大范围强降雨
  • 华北遭遇百年不遇高温 荥阳气温40.2℃
  • 以色列及周边遭遇创纪录极端高温热浪
  • 12级大风突袭华北 三门峡风力达15级
  • 关中平原最高气温逼近40摄氏度
  • 中国大范围高温热浪来袭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40人死亡
  • 伊朗港口爆炸至少750人受伤14人死亡
  • 印度已切断流入巴基斯坦的河水
  • 有记录以来最严重 全球84%珊瑚白化
  • 一周过完春夏秋冬 气温骤变日益严重
  • 广西大部气象干旱已达特旱
  • 澳洲遭7米巨浪袭击 9人遇难失踪
  • 美国遭遇“历史性”风暴天气
  • 华南气温打破4月最高纪录 逼近40℃
  • 贵州金沙冰雹堆积如积雪
  • 巴基斯坦遭遇大冰雹密集“轰炸”
  • 17级最强热带气旋在印度洋生成
  • 刚果(金)洪灾72人遇难5000人转移
  • 中国327个气象站最大阵风突破4月极值
  • 中国北方13日局地阵风达14级
  • 中国遭遇极端天气 500站打破阵风纪录
  • 印度遭遇恶劣天气至少82人遇难
  • 多米尼加俱乐部屋顶坍塌已致221人遇难
  • 多米尼加俱乐部坍塌已致113人遇难
  • 多米尼加俱乐部屋顶坍塌已致58人死亡
  • 强降雨已致玻利维亚63人死亡失踪
  • 刚果(金)强降雨引发洪灾致22人死亡
  • 缅甸强震已致3471人遇难214人失踪
  • 缅甸强震已致3354人遇难220人失踪
  • 缅甸强震已致3145人遇难221人失踪
  • 缅甸地震已致超3000人死亡351人失踪
  • 缅甸强震已造成2719人遇难441人失踪
  • 日本评估大地震风险 或致30万人遇难
  • 缅甸强震已致1700人死亡约300人失踪
  • 缅甸强震1644人遇难 或超1万人死亡
  • 缅甸7.9级强震已致该国144人遇难
  • 韩国山火致28人死亡 面积创历史最高
  • 玻利维亚暴雨全国紧急 38万户受灾
  • 韩国山火致19人死亡 超3300居民被疏散
  • 全球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冲突发生在亚洲
  • 中国冰川快速退缩 7000条小冰川已消失
  • 玻利维亚暴雨致49人死亡 超32万户受灾
  • 中国大回暖猛烈 气温冲击历史极值
  • 美国超2400万人处于山火警告之下
  • 厄瓜多尔大雨引发山体滑坡波及50万人
  • 厄瓜多尔暴雨致20人和5万只动物死亡
  • 美国8州大规模风暴造成至少42人死亡
  • 龙卷风致美国37人死亡 影响超1亿人
  • 强风暴袭美 至少18人死亡20万户停电
  • 莫桑比克气旋14人死亡10万人流离失所
  • 阿富汗强降雨引发洪水 至少80人死亡
  • 全球空气污染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 北非七年极端高温 阿国进口百万只羊
  • 阿根廷暴雨破纪录 16人死亡100人失踪
  • 厄瓜多尔暴雨18人死亡 8.2万人受影响
  • 南非极端天气22人死亡 损失1.71亿美元
  • 阿根廷首都遭遇洪水 至少6人死亡
  • 厄瓜多尔暴雨致16人死亡 7.7万人受灾
  • 印尼遭遇暴雨袭击 上万栋房屋被淹没
  • 印尼雅加达多处被淹 数百人撤离
  • 厄瓜多尔暴雨致14人死亡 7.3万人受灾
  • 中国雨雪鼎盛 局地气温暴跌超20℃
  • 留尼汪岛遭风暴袭击 超17万户断水
  • 日本东北部山火肆虐 过火面积创纪录
  • 秘鲁降雨致62人死亡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阿富汗多省自然灾害导致36人死亡
  • 阿富汗突发洪水致29人死亡
  • 日本岩手山火持续 已烧毁324公顷山林
  • 克什米尔出现春季干旱面临水危机
  • 博茨瓦纳洪灾已致7人死亡 2994人受灾
  • 美国多地寒潮大雪 记录到破纪录低气温
  • 玻利维亚暴雨致超12.6万户家庭受灾
  • 巴西居民饱受极端高温“热得受不了 ”
  • 秘鲁暴雨致46人遇难 超8000人失去家园
  • 巴西本周气温超41.8℃ 或创历史新高
  • 美国风暴致9人死亡 超1.1亿人受影响
  • 日本多地持续降雪 新潟县部分房屋垮塌
  • 日本积雪刷新今冬亚洲最大雪深纪录
  • 8只河狸“连夜完工”捷克水坝工程
  • 阿根廷遭遇强暴风雨 约30万户断电
  • 湖南出现16级阵风 打破气象史纪录
  • 台湾寒流来袭 当天78人猝死
  • 日本降雪持续 多地积雪厚度超3米
  • 山西大同比北极还冷
  • 日本海沿岸降下50年来最大暴雪
  • 巴西暴雨致6人死亡 超100人无家可归
  • 日本强降雪86个航班取消 4500人受影响
  • 日本特大暴雪打破纪录 一日积雪1.2米
  • 日本十年一遇的“灾害级大雪”来袭
  • 澳大利亚遭遇强降雨 数千人转移
  • 冷空气东移入海 日本本州积雪深厚
  • 俄罗斯异常温暖 八个地区创高温纪录
  • 马来西亚多区发生水灾 一层楼被淹
  • 俄罗斯萨哈林遭遇暴风雪 积雪堆成小山
  • 中国东北连续降雪 吉林江源雪深41厘米
  • 云南迎20多年来最大降雪 降温超20℃
  • 西安积雪深达半米 几十年未见
  • 史无前例的风暴袭击爱尔兰及英国北部
  • 去年近2.5亿儿童因极端天气缺课
  • 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多地打破最低气温纪录
  • 罕见冬季风暴横扫美南部 打破降雪纪录
  • 土耳其滑雪度假酒店火灾致76人遇难
  • 加州大火持续 1.4万多座建筑被毁
  • 去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速创纪录
  • 格陵兰-61℃刷新今冬北半球最低温纪录
  • 巴西暴雨灾害频发 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南美多地遭极端热浪袭击 气温超44℃
  • 巴西东南部暴雨灾害遇难人数升至26人
  • 洛杉矶山火持续 8.8万居民被强制撤离
  • 强盛冬季风跨越南海奔袭东南亚
  • 加州山火烧毁160平方公里32人死亡失踪
  • 洛杉矶逾1.2万栋建筑损毁 损失无法估量
  • 洛杉矶山火看起来就像是投下了原子弹
  • 洛杉矶大火每分钟吞噬5个足球场
  • 洛杉矶遭遇史上最具破坏性火灾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已致126人罹难
  • 冬季风暴继续席卷美国 已致5人死亡
  • 日本积雪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达4.13米
  • 日本多地积雪厚度超过往年同期3倍
  • 巴西南部暴雨引发洪水 电力供应中断
  • 北半球冷极度过百年来最“暖”的12月
  • 2024年成为中国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年
  • 日本北海道大雪 积雪可达40厘米
  • 加沙7名流离失所人员人因极寒天气死亡
  • 韩国客机撞上鸟群失事179人遇难
  • 秘鲁遭遇异常海浪 宛如海啸来袭
  • 自然灾害等致美国超77万人无家可归
  • 波黑20多万户家庭因暴风雪持续停电
  • 海地降雨致14人死亡失踪501栋房屋被毁
  • 日本积雪308厘米 打破12月雪深纪录
  • 气旋“奇多”已致莫桑比克120人死亡
  • 气旋“奇多”已致莫桑比克94人死亡
  • 台风“帕布” 或生成 台风数量再超均值
  • 气旋或致马约特岛成百上千人遇难
  • 气旋已致莫国73人死亡 超18万人受灾
  • 气旋致莫国45人死亡马国超4.5万人受灾
  • 气旋袭击莫桑比克34人遇难17万人受灾
  • 泰国南部洪灾持续 超73万家庭受灾
  • 马约特岛遭百年未见气旋 或数千人死亡
  • 南印度洋马约特岛遭遇强气旋毁灭性破坏
  • 中国新疆局地气温跌至零下46.1摄氏度
  •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全面加入申根
  • 中国南方今年降水丰沛 广州近2.5米
  • 北半球冷极12月上旬均温打破最高纪录
  • 印尼山体滑坡12人死亡失踪5000人受灾
  • 叙利亚政府倒台 阿萨德家族统治终结
  • 北京迎春山桃等春花在冬天开了
  • 玻利维亚雨季提前到来 已致14人死亡
  • 马来西亚大水9个州属沦陷 23万人受灾
  • 研究称北极冰层或在3年后融化
  • 阿国180平方公里冰川消失250万人搬迁
  • 马来西亚多州发生水灾 超15万人被疏散
  • 美国多地遭遇强降雪 降雪量或达1.8米
  • 泰国南部50万户居民遭遇严重洪灾
  • 马来西亚东海岸强降雨超8万人受灾
  • 乌干达暴雨导致15人遇难113人失踪
  • 韩国首尔遭遇52年来11月最大暴风雪
  • 黑龙江特大暴雪破纪录
  •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遭遇山洪和泥石流 已致19人遇难
  • 欧洲多国遭遇极端天气
  • 第二轮恶劣天气来袭 美国雨雪交加
  • 冬季风暴Caetano携暴雪席卷法国
  • “炸弹气旋”给美国带来创纪录雨雪
  • “炸弹气旋”席卷美国 超50万户停电
  • 广东陆丰多个乡镇出现海水倒灌
  • 台风三连击 菲律宾超百万人口受灾
  • 台风袭击菲律宾 三周内超900万人受影响
  • 热带风暴侵袭 洪都拉斯进入紧急状态
  • 暴雨再袭西班牙 大量居民被紧急疏散
  • 大部分流离失所者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
  • 去年气候变化造成全球30万人死亡
  • 哥伦比亚遭暴雨侵袭 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 菲律宾一月连遭四场台风 近千万人受灾
  • 中国多地大回暖愈演愈烈
  • 飓风“拉斐尔”过境古巴 造成严重破坏
  • 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 西班牙洪灾至少致306人遇难失踪
  • 巴基斯坦拉合尔空气污染创历史新高
  •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塔拉戈纳市被洪水淹没
  • 西班牙雪上加霜 将再遭大暴雨打击
  • 西班牙遭遇毁灭性洪水 2111人死亡失踪
  • 尼日利亚多地洪灾造成74万人流离失所
  • 西班牙洪水一度淹到三楼 158人遇难
  • 西班牙遭遇30年来最严重水灾
  • 台风“潭美”已致菲律宾713万人受灾
  • 台风“潭美”致菲律宾逾671万人受灾
  • “潭美”致菲律宾逾57万人流离失所
  • 世界上每天有2.1万人死于战争
  • 台风“潭美”致菲律宾超300万人受灾
  • 台风“潭美”致菲律宾超7万人流离失所
  • 台风“潭美”致菲律宾16人死亡失踪
  • 飓风“奥斯卡”造成古巴6人遇难
  • 美国新墨西哥州遭遇百年不遇强降雨
  • 意大利多地遭遇恶劣天气
  • 法国许多河段水位创历史最高纪录
  • 法国遭遇“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暴雨
  • 苏丹南部两州1050人因饥饿死亡
  • 飓风致美国一州至少92人失踪118人死亡
  • 中国东北创10月同期气温最低纪录
  • 波黑中部洪灾已致26人死亡
  • 撒哈拉沙漠发洪水 已有三五十年未见
  • 巴西创纪录大旱 渔民说一切会完蛋
  • 米尔顿致美16人遇难 损失约500亿美元
  • 洪水袭击乍得 河流水位飙至创纪录水平
  • 尼日尔洪灾致339人死亡超百万人受灾
  • “海伦妮”导致美国至少235人死亡
  • 尼泊尔遭遇54年来最严重创纪录暴雨
  • 波斯尼亚遭遇洪灾至少18人死亡
  • “海伦妮”致美国232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 “海伦妮”致美国223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 “海伦妮”致美国200人遇难数百人失踪
  • 尼泊尔降雨已致228人死亡25人失踪
  • 尼泊尔降雨已致219人死亡27人失踪
  • 飓风“海伦妮”或导致多达600人丧生
  • 尼泊尔多地持续降雨已致170人死亡
  • 尼泊尔持续降雨导致超136人死亡失踪
  • 飓风“海伦妮”造成美国至少34人死亡
  • 海洋酸化即将突破警戒阈值
  • 这个9月全球天灾愈发频繁
  • 缅甸洪灾致419人死亡超88万人受灾
  • 暴雨致日本上百村落成“孤岛”
  • 日本石川县暴雨已致当地6人遇难
  • 缅甸严重洪灾已致473人死亡失踪
  • 非洲暴雨超千人遇难 数十万人流离失所
  • 缅甸洪灾已致293人死亡89人失踪
  • 全球每年或超156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
  • 台风“摩羯”导致越南329人死亡失踪
  • 缅甸洪灾已造成226人死亡77人失踪
  • 台风“摩羯”造成越南330人死亡失踪
  • 台风“摩羯”造成亚洲980人死亡失踪
  • 台风“摩羯”在越南造成336人死亡失踪
  • 台风“摩羯”已造成越南328人死亡失踪
  • 台风“摩羯”已致越南322人死亡失踪
  • 台风“摩羯”已致越南181人死亡失踪
  • “摩羯”致越南68人遇难 破坏罕见惨烈
  • 台风“摩羯”在越南造成22人死亡失踪
  • 苏丹暴雨致205人死亡 超19.5万人受灾
  • 摩羯致菲33人死亡失踪 逾190万人受灾
  • 也门暴雨和洪灾已致超56万人受灾
  • 台风造成菲律宾15人遇难21人失踪
  • 巴基斯坦季风暴雨致至少293人遇难
  • 孟加拉国洪灾已致67人死亡
  • 苏丹暴雨已致177人死亡 17.6万多人受灾
  • 也门暴雨引发洪水致27人死亡多人失踪
  • 尼日利亚洪灾179人死亡20万人流离失所
  • 苏丹暴雨已致173人死亡 17万多人受灾
  • 印度雷击频发 每年致死近1900人
  • 巴西一半以上严重干旱 气温创纪录
  • 苏丹一大坝垮塌 60人死亡数百人失踪
  • 尼日利亚洪灾致33人死亡5万人受影响
  • 马里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
  • 辽宁葫芦岛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
  • 巴西干旱缺水 20城进入紧急状态
  • 苏丹暴雨致114人死亡超11万人受灾
  • 地中海温度创纪录 游艇遭风暴沉没
  • 巴基斯坦季风暴雨近50日至少215人死亡
  • 巴基斯坦遭暴雨袭击 8人遇难
  • 苏丹暴雨洪灾致11.7万人流离失所
  • 苏丹疫情大规模传播 至少316人死亡
  • 中西非洪灾致70多人4000多头牲畜死亡
  • 近5亿儿童遭受更多极端高温天气影响
  • 非洲猴痘疫情持续 刚果450多人死亡
  • 苏丹暴雨致68人遇难1.2万栋房屋倒塌
  • 乌干达遭遇暴雨至少18人遇难
  • 苏丹暴雨致53人死亡超7.3万人受灾
  • 苏丹暴雨致45人遇难超3万座房屋倒塌
  • 巴基斯坦持续数周季风暴雨致156人遇难
  • 也门洪水已导致30人死亡5人失踪
  • 西班牙8月前4天至少366人死于高温
  • 暴雨洪灾高温热浪齐袭苏丹
  • 四川康定特大山洪致8人遇难19人失联
  • 印度山体滑坡致358人遇难200多人失踪
  • 印度喀拉拉邦山体滑坡已致330人死亡
  • 印度山体滑坡已致295人死亡240人失踪
  • 印度喀拉拉邦山体滑坡已致251人死亡
  • 印度山体滑坡致135人死亡200多人失踪
  • 台风致菲律宾39人遇难失踪455万人受灾
  • 非洲南部遭遇百年不遇干旱 颗粒无收
  • 伊朗超50℃热浪来袭 政府机构关闭
  • 全球遭遇有记录以来最热3天
  • 全球连续两天打破单日最热纪录
  • 台风致菲律宾8人遇难60万人流离失所
  • 埃塞俄比亚山体滑坡造成至少229人遇难
  • 埃塞俄比亚山体滑坡致55人死亡
  • 西班牙多地气温超40摄氏度
  • 澳洲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温纪录
  • 电脑故障致荷兰及世界一片混乱
  • 热浪烘烤南欧 多国有人因酷暑身亡
  • 阿富汗洪灾致数百人死伤 400幢房屋受损
  • 菲律宾洪水致14人死亡22万人受灾
  • 尼泊尔季风雨季灾害已致108人死亡
  • 菲律宾336个村发生洪水 7万家庭受灾
  • 多国发生山体滑坡 61人死亡失踪
  • 尼泊尔季风雨季灾害频发 已致101人死亡
  • 美国极端高温过去一周至少28人死亡
  • 希腊纳克索斯岛地表水库已干涸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华北遭遇百年不遇高温 荥阳气温40.2℃

【新闻导读】 2025-05-03

Previous新疆遭遇5月同期罕见大范围强降雨Next以色列及周边遭遇创纪录极端高温热浪

Last updated 14 days ago

河南荥阳拿下今年华北第一个40摄氏度 高达40.2摄氏度 河南洛阳遭遇同期百年不遇40摄氏度高温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暴雨创纪录 冲毁农村道路

新西兰坎特伯雷班克斯半岛遭遇50年来罕见洪灾 商户被淹 农田和村庄遭受严重冲击

强风雨侵袭新西兰 树木倾倒 南岛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德里地区突发暴雨 上百架次航班延误

法国巴黎大区多地气温逼近30摄氏度 为5月历史同期罕见高温

甘肃河西多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 部分路段能见度不足200米

德雷克海峡连续两次突发7级以上地震 智利发布海啸预警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喷发 灰柱高达3500米

泰国报告首例炭疽死亡病例 数百人接触受污染肉类

蚂蚁从来不会“堵车”是因为无私

河南荥阳拿下今年华北第一个40摄氏度 高达40.2摄氏度 据中国气象爱好者5月2日讯 今天,荥阳【xíng yáng】拿下河南乃至整个华北中原第一个40摄氏度,陕西、湖北最高气温也超过39摄氏度。 明天,在冷空气压迫下,高温范围将向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盆地扩展。 原文链接: 河南洛阳遭遇同期百年不遇40摄氏度高温 据腾讯网5月2日讯 洛阳市气象台2025年5月2日15时20分将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老城区、西工区、瀍河区、涧西区、洛龙区、伊滨区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请注意防范。 原文链接: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暴雨创纪录 冲毁农村道路

新西兰坎特伯雷班克斯半岛遭遇50年来罕见洪灾 商户被淹 农田和村庄遭受严重冲击

强风雨侵袭新西兰 树木倾倒 南岛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德里地区突发暴雨 上百架次航班延误

甘肃河西多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 部分路段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中国甘肃网5月2日讯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天(5月2日)甘肃河西多地出现大风沙尘天气。 敦煌市气象台今天上午9时和10时分别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至夜间,敦煌大部地区将出现平均风力6级以上,阵风8~9级的大风天气,并伴有沙尘。

蚂蚁从来不会“堵车” 是因为无私

据快科技5月2日消息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跟人类一样有 “ 双向车道 ” 的生物,蚂蚁却从来不会“堵车”,就算是几千上万只的集体出动,也最多是行动迟缓,绝不会堵住道路。 为什么蚂蚁不会“堵车”? 2019 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与动物认知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阿根廷蚁分成不同数量的蚁群,从 400 只到 25600 只不等,想看看会不会蚂蚁多到一定数量,是否也会交通瘫痪。 研究人员在蚁群和食物之间搭建了一座桥,并且设计三种 5、10、20 毫米三种不同宽度的桥梁,然后进行了 170 次实验,每秒记录流量和密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蚂蚁走上桥,密度不断增加,流量也越来越大,当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蚂蚁的平均速度会逐渐下降,但流量却保持不变,甚至还会增加,没有出现过一次拥堵的情况。 人类的车流在道路占用率达到 40% 时就会开始拥堵,而蚂蚁群体占用 80% 的道路面积仍能保持畅通。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路再窄,不着急

实验发现,在蚁群密度还比较小,路上同伴不多的时候,蚂蚁会逐渐加快速度,直到流量达到最大值。而密度一旦超过阈值,它们就开始放慢速度。蚂蚁似乎能够评估前方道路的拥挤程度,然后以牺牲速度换来更大流量。 所以不管换成多窄的桥面,蚂蚁始终保持相同的流量,不会因为蚁群密度增加而减少流量。 而且它们在觅食或搬家时会形成 “ 蚁道 ”,就好像有蚂蚁画了车道线一样,会主动形成双向甚至三向通道,队列一旦建立,就相对稳定地行进。

个体之间不会频繁变道、互相抢位。同时,蚂蚁群体行进时速度几乎一致,误差 <5%,而人类车流速度差异可达 30% 以上,所以它们不存在急刹问题,微小的速度波动也不会被放大成 “ 幽灵堵车 ”。 蚁群算法 除此之外,蚂蚁们还有一个法宝,信息素。你会发现蚂蚁们总能找到高效的食物获取路线。 对于某一只蚂蚁来说,它的觅食路径选择规则极为简单直接,就是随大流。 蚂蚁在行动过程中通过向体外分泌信息素在经过之处留下痕迹。后面的蚂蚁再次途经该路径时,将优先选择信息素浓的方向前进。信息素浓的路径代表着有更多的蚂蚁曾经途经,也就是比较好的线路。

如果某条蚁道上蚂蚁过多,信息素往往会因蚂蚁踩踏而加速蒸发,而另一些蚂蚁发现了新的、相对畅通的路径,则会建立另一股信息素标记,起到分流作用。通过信息素的动态平衡,蚂蚁会自动避免出现 “ 过度拥堵 ”。

“ 气味导航 ”,让整个蚁群高效地集中在最优路线上。

这种基于种群寻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也被称作蚁群算法 ( Ant Colony System,ACS ),在 1990 年被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多里戈等人首次提出。 北京交通大学曾做过基于蚁群模型的交通流仿真实验。他们在北京市中心的一些主干道上,利用传感器数据和实时视频监控,模拟蚁群算法实现交通信号优化和动态路径规划。 结果发现,在部分高峰时段,利用基于蚁群算法的自适应信号控制策略,使某些繁忙路口的通行效率提升了15%~25%,缓解了部分的交通拥堵。 而蚁群算法也被用到除交通以外的很多领域,比如物流路径规划。2000 年左右,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货运方面遇到了麻烦。 尽管货舱平均面积只占飞机的7%,但在一些机场,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满足预定的货运量,导致整个西南航线的货物运输和管理系统出现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南航空公司借鉴了蚂蚁的工作模式。 当迭代后的蚁群算法被应用于西南航空的问题时,货运站的转运率降低了80%,货物搬运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20%。 核心原因:无私 然而蚁群不堵车的绝对核心,是它们毫不自私。蚂蚁们信奉 “ 群体利益高于一切 ” 的准则,没有“ 我要先过去 ”的情绪,也没有超车动机,它们只确保群体整体效率最大,个体对自己通行速度的得失一点也不在乎。 它们的通行基于合作带来的群体生存,而非竞争。 但人类在交通上永远是竞争的姿态,尤其是在拥堵的路上,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变道,加塞,超车,抢行……谁都想着 “ 我先过 ”,结果就是每个人都被严严实实地堵在路上。 如何用 “ 蚂蚁算法 ”解决堵车问题? 所以这一点是人类永远也学不来的。要是能解决人类的自私问题,别说堵车,世界和平也给实现了。但我们仍然能从蚂蚁身上学到一些经验,解决部分交通拥堵的问题。 比如通过模拟蚂蚁释放信息素的机制,实时更新道路拥堵数据,为车辆提供动态最优路径。

5月1日,星期四,俄克拉荷马州格雷迪县,一条被洪水冲毁的道路,大约10个家庭被困在家中。(美联社) 据美联社俄克拉荷马市5月2日电 最近几周,一系列缓慢移动的雷暴袭击了俄克拉荷马州,创下了该州的多个降雨纪录。 周四,俄克拉荷马市南部一个农村社区的一条道路被冲毁,约10户家庭被困,他们唯一的出路是绕着一个被冲毁的池塘走一英里半,池塘冲破了挡土墙。 俄克拉荷马州气候学家加里·麦克马纳斯(Gary McManus)表示,包括首府俄克拉荷马城(Oklahoma City)在内的至少7个俄克拉荷马州城市创下了4月份的降雨量纪录。麦克马纳斯说,根据1895年以来保存的数据,全州平均降雨量总计8.74英寸,超过了1942年4月创下的8.32英寸的纪录。 就在俄克拉荷马州11月创下历史降雨量纪录的四个月后,降雨量创下历史纪录。 原文链接:

据华人头条5月2日讯 近日,新西兰坎特伯雷地区持续强降雨引发严重洪灾,班克斯半岛(Banks Peninsula)的小河村(Little River)遭遇50多年来最严重的洪水侵袭,主干道商户被淹,交通中断,多地仍处于紧急状态。 位于克赖斯特彻奇以南约30公里的小河村是此次洪灾的重灾区之一。公共经营者萨拉·麦克法兰(Sarah McFarland)称,周四(5月2日),一条溪流决堤,洪水冲垮了她经营的小河旅馆(Little River Inn)的整个底层,并波及75号国道沿线的多家商铺。 麦克法兰表示,经过一个异常潮湿的夏季,土壤吸水能力已达饱和,洪水无处可去,导致农田和村庄遭受严重冲击。 班克斯半岛企业主罗布·福勒(Rob Fowler)在接受新西兰皇家新闻网采访时表示:“你会看到河水以平时20倍的水位汹涌而过,村里的许多小桥都被淹没。小河已经不再是小河了。” 原文链接:

据央视新闻5月2日讯 当地时间5月1日,新西兰遭遇极端天气,地处北岛的首都惠灵顿出现十多年来最强的大风,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等部分地区因强降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5月2日,惠灵顿市区内多棵树木被强风吹倒,风雨天气仍在继续。   与此同时,受此次强风、强降雨天气影响,惠灵顿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规模停电现象。相关部门提醒市民继续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前往危险区域。 原文链接:

据华人头条5月2日讯 当地时间2日早晨,强降雨、雷暴和狂风袭击了印度德里及其周边地区,导致多地出现内涝,德里机场的上百架次航班延误,另有数十架次航班改道。 暴雨和雷暴造成部分树木倒伏,电线和部分建筑物受损。 印度气象部门建议民众待在室内,避免在树下避难。 原文链接:

法国巴黎大区多地气温逼近30摄氏度 为5月历史同期罕见高温 据财联社5月2日电 法国巴黎大区多个地方的气温当地时间1日逼近30摄氏度,为5月历史同期罕见高温。 据法国媒体报道,巴黎市当天下午的气温达29.4摄氏度。气象资料显示,巴黎市迎来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五一”劳动节。欧洲气温监测也显示,巴黎是当天气温最高的欧洲主要城市。专家表示,巴黎的历史同期气温一般仅为20摄氏度左右。 除巴黎市外,巴黎大区也有多个地方的气温逼近30摄氏度,并打破当地的历史同期高温纪录。例如伊夫林省马尼昂维尔当天气温为28.1摄氏度,打破1998年以来的同期气温纪录;埃松省的戈梅斯勒沙泰勒当天气温为29.9摄氏度,打破1976年以来的同期气温纪录。 原文链接:

G3011柳格高速敦煌段能见度不足200米,当地交警部门已经启动应急预案。 原文链接:×tamp=1746226377&ver=5967&signature=cWLXnAh6urvgey-Rami9m4bZtzy2pHVlRnTp7MOSSTZ3NgRaSPMddtMcYAvgCNOxTRtuMe61SiiucshKYcItej-dpgYlLC6LDbjOluynGuKf8-LN4K50mDu18k7*iNVJ&new=1

德雷克海峡连续两次突发7级以上地震 智利发布海啸预警 ​ 据百度新闻5月2日讯 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报告,当地时间5月2日8时58分,德雷克海峡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当地时间9时9分,德雷克海峡再次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智利大学地震中心同时报告该国威廉姆斯港发生7.5级地震。智利国家预防和应对灾害服务局已发布海啸红色警报,要求麦哲伦大区沿海居民立即撤离,并配合现场技术部门的疏散工作。 据解释,“红色警报”意味着调动所有必要资源来控制局势。 原文链接: ​ 强震过后 德雷克海峡余震频发 财联社5月3日电 根据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动态监测报告,当地时间5月2日8时58分德雷克海峡发生7.4级地震后,截至目前,震中附近区域已发生26次余震,最强震级达6.4级。 原文链接: 所罗门群岛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据中国地震台网5月2日讯 北京时间5月2日18时59分(当地时间5月2日20时59分),所罗门群岛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震中位于南纬7.30度,东经156.15度。 原文链接: 印尼勒沃托比火山喷发 灰柱高达3500米

据财联社5月2日电 当地时间5月2日上午11时7分,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勒沃托比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3500米。 目前该火山仍处于3级预警状态。印尼的火山喷发预警分为4个级别,其中1级最低,4级最高。 原文链接:

泰国报告首例炭疽死亡病例 数百人接触受污染肉类 财联社5月2日电 泰国政府报告了首例炭疽病相关死亡病例,并可能有数百人接触过这种致命细菌,泰国公共卫生部门对此发出警报。 泰国卫生官员表示,接触了炭疽的人数可能至少达到638人,其中36人参与了牲畜屠宰,其余人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牛肉。作为隔离措施的一部分,所有人员都在接受抗生素治疗。 原文链接:

如果是自动驾驶,就能让车和车之间实时交换 “ 赛博信息素 ”,遇到拥堵点,系统能自动将车辆分流到畅通道路。 同时还可以将蚁群算法加入到城市道路的红绿灯配时上,现在大部分城市的交通信号灯还是固定时长,如果通过信息素实现自适应的信号灯时长,会缓解更多交通压力。 新加坡交通局在 2019 年将蚁群算法加入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后,交通拥堵就减少了 20%。 共同目标是群体生活 如果说不能完全做到像蚂蚁一样完全无私,但在马路上各自为战的时候,也应该学学蚂蚁的心态:别总想着把路当作独木桥,而是学会按部就班、协同作战。 当我们只关注自身短期的利益和速度时,整个系统反而会陷入无休止的 “ 拥堵 ”—— 不仅仅是道路上的车流,还是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协同的各个层面。 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加宽道路,而在于每个人都学会合作,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寻找共同的秩序。 原文链接:天 气 预 报 一、 加国总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二、度假圣地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三、泰国分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四、韩国分院一周天气(当地时间) 五、中国10天(5月2日12时~5月11日12时)天气:江南南部华南北部多降水,黄淮江淮等地降水持续偏少

冷空气接连登场。 六、全球3天(5月2日12时~5月5日12时)(世界时)天气:美国中东部有强对流天气,西亚南亚等地有持续性高温 亚洲:中南半岛南部等地有较强降水; 欧洲:法国、意大利北部等地有较强降水; 北美洲:美国中东部有强对流天气;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有较强降雨; 非洲:中部有持续性降雨; 南美洲:哥伦比亚、巴拉圭等地有较强降雨。 【“巨鲸”组团云端跳舞】据好看视频5月2日讯 5月1日上午,湖南邵阳市新宁县雨后初晴,当地崀山八角寨景区出现云海奇观。百余座丹霞奇峰,酷似一群在云海中飞腾嬉戏的巨鲸,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露出首尾,这一景观被称为“鲸鱼闹海”。

https://apnews.com/article/record-rainfall-flooding-oklahoma-4d14277eef7b1af19f1e4f42186b7401
https://www.52hrtt.com/ar/n/w/info/D1745804262214
https://news.cctv.com/2025/05/02/ARTIKHatYtqBfKuG9nPs2dc1250502.shtml?spm=C94212.PBi4fu284lJm.EqrnPf7WDfbU.181
https://www.52hrtt.com/ar/n/w/info/G1745804081560
https://www.cls.cn/detail/2021797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1015762907453836&wfr=spider&for=pc
https://www.cls.cn/detail/2022086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502A05ZCU00?qudao=qbsearch_news&query=%E6%89%80%E7%BD%97%E9%97%A8%E7%BE%A4%E5%B2%9B%E5%8F%91%E7%94%9F5.3%E7%BA%A7%E5%9C%B0%E9%9C%87%20%E9%9C%87%E6%BA%90%E6%B7%B1%E5%BA%A630%E5%85%AC%E9%87%8C&force_old=1
https://www.cls.cn/detail/2021839
https://www.cls.cn/detail/2021968
https://weibo.com/1763864272/PpZgSeIzk
视频 | 河南洛阳温度飙到40摄氏度,百年不遇
https://news.qq.com/rain/a/20250502A068DB00?scene=qqsearch&qudao=qbsearch_news&query=%E6%B2%B3%E5%8D%97%E6%B4%9B%E9%98%B3%E6%B8%A9%E5%BA%A6%E9%A3%99%E5%88%B040%E5%BA%A6%EF%BC%8C%E5%8F%88%E6%98%AF%E7%99%BE%E5%B9%B4%E4%B8%8D%E9%81%87&suid=&media_id=
视频 | 南美洲最南端海域强震 智利发布海啸红色警报
https://news.mydrivers.com/1/1045/1045288.htm
视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