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篇》之四: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雪峰

  古往今来,那些冰清玉洁、潇洒飘逸的仙人无不以淡泊宁静为自己立身处世之本,诸葛孔明乃一代智慧之化身,无奈被刘备三顾茅庐动情,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他洞晓世事,对子女的教育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难以致远。

  我常读《菜根谭》,每读一次,顿觉神清气爽,通达豁然,这不仅是因其精简凝练、文笔优美,更因其寓意深远、充满智慧,尤其对如何成就仙道有独特的启迪,读之,云雾尽除,一派清明。如:“淡中识真味,常里识英奇。静中观心,真妄毕见。淡泊明志,肥甘丧节。脱俗成名,超凡入圣。净从秽生,明从暗来。事悟而痴除,性定而动正。我见害于心,聪明障于道。不流于浓艳,不陷于枯寂。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欲无祸于昭昭,勿得罪于冥冥。崇俭养廉,守拙全真。读心中之名文,听本真之妙曲。心地须要光明,念头不可暗昧。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奇异无远识,独行无恒操。君子之心,雨过天晴。浓夭淡久,大器晚成。静中见真境,淡中识本然。心静而本体现,水清而月影明。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万象皆空幻,达人须达观。泡沫人生,何争名利。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与闲云为友,以风月为家。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得道无牵系,静躁两无关。执着是苦海,解脱是仙乡。躁极则昏,静极则明。卧云弄月,绝俗超尘。鄙俗不及风雅,淡泊反胜浓厚。读易松间,谈经竹下。心地能平稳安静,触处皆青山绿水。天全欲淡,虽凡亦仙。万事皆缘,随遇而安。”等等,等等。

  我还常读《增广贤文》,为中华智者之智慧深深折服,如:“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然是火坑。横逆困穷,直从起处讨由来,则怨尤自息;功名富贵,还向灭时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志从肥甘丧,心从淡泊明。北邙荒冢无贫富,玉垒浮云变古今。血肉身躯且归泡影,何论影外之影;山河大地尚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世路由他险,居心任我平。平日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发念处即遏三大欲,到头时方全一点真。待人无半毫诈伪欺隐,处事只一味镇定从容。急行缓行,前程只有许多路;逆取顺取,到头总是一场空。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为妄别妍媸。贪了牲禽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占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静中观物动,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忙处会偷闲,动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意歉然,失意泰然。一念常惺,才避得去神弓鬼失;纤尘不染,方解得开天罗地网。玩人丧德,玩物丧志。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适志在花柳灿烂、笙歌沸腾处,那都是一场幻境界;得趣于木落草枯、声稀味淡处中,才觅得一些真消息。”等等,等等。

  只要淡泊,就可以看出,世间的人们只是在“蜗牛角上争雌雄,石火光中论长短”,为了功名利禄,如苍蝇竞血,蝼蚁聚膻,如此人生,真可谓本末倒置,鼠目寸光。

  唯有淡泊,才能明志,淡泊是一种清明,清明而后才能看清路径,辨别方向,看到远景,才能修仙。

  宁静是神明住所,无宁静,则神魂飘荡,神不守舍,难以致远。人世间声色货利、人我是非,易迷惑人心,唯以宁静照之,不论其如何变化多端,即可如日当空,氛霾尽扫。

  人到我这个年龄,才明白了一些事理,回首往事,惭愧之极,浪费的时光难以挽回,虚度的大好年华已随水东流,回想起来,痛悔不已。若早走上帝之道,今日应已功德圆满,正果早成,现在惟有珍惜分秒,奋力精进。

  在人生的路上,最触动心灵的是亲情、友情,在修仙的路上,最关键的是知己知音,培根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

  修仙之路不能没有友情,“独行无恒操”,仙友越多越好,人生难得一知音,知己独难求。

  明志须淡泊,交友同样也须淡泊。“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凡见人有势力就去交往那叫卖身投靠,势倾则散;凡行贿先给予好处才能结交的朋友那叫互相利用,遇困则废;凡为了炫耀自身而去倾慕结交那些能言善辩能歌善舞的名人,名毁则完;“同是天涯沦落人”时所交的朋友那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无奈之交,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其情难存;凡权衡利弊后再去结交的朋友是功利性质的结交,利在则亲,利尽则疏,有利则来,无利则去,“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问”。

  只有淡泊才能交上真正的朋友,只有淡泊才能觅到知音。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修仙者不可不察。

Last updated